《外国文学研究》
高莽:1926生,哈尔滨人,现居北京。长期在各级中苏友好协会及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从事翻译、编辑、俄苏文学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与对外友好活动;同时从事文学与美术创作。
著有《久违了,莫斯科!》《枯立木》《圣山行》《俄罗斯美术随笔》等随笔集。译作(均译自俄文)有苏联作家冈察尔短篇小说集,帕斯捷尔纳克的自传《人与事》,卡达耶夫《团队之子》,葛利古里斯《粘土与瓷器》,卡哈尔《绣花丝巾》等。绘画作品《巴金和他的老师们》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所画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的肖像为外国文学馆或纪念馆收藏。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俄友好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的会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博士,俄罗斯作家协会名誉会员,俄罗斯美术研究院荣誉院士。2013年11月,凭借译作阿赫玛托娃的叙事诗《安魂曲》,获得了“俄罗斯—新世纪”俄罗斯当代文学作品最佳中文翻译奖。
从1949年离开哈尔滨先到沈阳后到北京,高莽离开故乡已经整整五十一年了。如今,这位已经两鬓斑白、年届 八十四岁的蜚声中外的翻译家、作家、画家再度回到故乡,在哈尔滨南郊美丽的伏尓加庄园,凝望蓝天白云,静听湖水絮语,沐临和畅煦风。
1926年,高莽出生在哈尔滨傅家甸(现道外区)的一条小街。后搬到南岗区花园街一带,和几家俄裔邻居朝夕相处。高莽十岁就读于基督教青年会学校,语文使用的是帝俄时代的俄语课本,主要老师是俄罗斯人,同学大部分是俄罗斯、爱沙尼亚、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犹太人等民族的孩孒。至今,高莽还清晰地记得学校出过如世界级的核物理学家尤·伏尔科夫,好莱坞电影明星尤尔·伯连纳,他与英格丽·褒曼合演过《真公主》,与黛博拉·蔻尔合演过《国王与我》。中国同学,则大部分当过俄文翻译,如电影学院的张子勋、外交学院的关予素、中央编译局的徐立群、天津作家协会的王汶、电影演员王澍等。
高莽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
少年高莽与俄国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七岁那年,他在哈尔滨《大北新报》上发表了第一篇译文——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曾是多么美多么鲜的一些玫瑰》。毕业后,到《北光日报》做翻译,也编副刊,改名高莽。他用“小四”为笔名发表了一些译诗和漫画,用“肖儿”为笔名翻译苏联诗歌和歌词,由音乐家刘炽配上曲传唱。
1947年,高莽读到俄文剧本《保尔·柯察金》,第二年翻译完成并出版。这是国内首次将俄文《保尔·柯察金》翻译过来的中译剧本,哈尔滨教师联合会演出。此剧一上演,便轰动全城,并以此首开哈尔滨善演苏联话剧的先河。后来许多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许多地方包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上演的都还是这个剧本。
1949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家戈宝权在报纸上看到哈尔滨有很多研究俄罗斯文学、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的人,就邀请这些作者来开会研究苏联文学翻译,结果到会的只有高莽一个人,原来其他“人”都是高莽的笔名。
1946年高莽由哈尓滨到沈阳,任东北中苏友好协会翻译科长、编辑,中苏友好协会总会联络部干事。1949年新中国成立,高莽起了一个颇有寓意的新笔名:乌兰汗。这是蒙古语,“乌兰”是红色,“汗”是男子汉,高莽要做一个红色的中国人。
1954年高莽调到北京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联络部及《友好报》工作。其间曾多次随中国作家、美术家等赴苏联及东欧国家访问或出席会议。风华正茂的高莽凭借俄罗斯文学熏陶出来的素养和语言功力,一发不可收,主要译作有普希金的抒情诗,莱蒙托夫的书信集,阿赫玛托娃的长诗《安魂曲》,叶赛宁的组诗,帕斯捷尔纳克的散文体自传《人与事》,马雅可夫斯基的剧本《臭虫》《澡堂》等。
1962年,高莽调到中国作家协会《世界文学》杂志编辑部,1964年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近些年,高莽将著述转向散文、随笔、回忆录,写下了《久违了,莫斯科》《妈妈的手》《画译中的纪念》《域里域外》《四海觅情》《诗人之恋》《灵魂的归宿》《文人剪影》《枯立木》《圣山行》等作品。
高莽在晚年写作中还独辟蹊径,成为中国第一个介绍俄罗斯墓园文化的人。从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去参观莫斯科的公墓,随后在几十次的出访中,高莽访遍了大大小小的俄罗斯公墓、名人墓地。积累多年的研究,于2000年出版了《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在书中,他详尽地介绍俄苏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包括亡灵的葬迁、墓主的生平、墓碑雕塑的创作过程与艺术价值等等,并亲自配上各种插图。该书一出,引起了很大反响。读者和评论都认为“这本书从独特的角度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灿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