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金榜题名时”,在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时代,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当时的金榜是啥样子?
才华横溢,少年得志,红袍红帽……这一状元的“脸谱化”形象,对现在人来说大多来自古代小说或戏曲。这光鲜模样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近日,记者走进休宁县状元博物馆,探寻状元故里的历史印记,感受古老徽州的文化底蕴。
“文魁武耀”璀璨古华夏
两个月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白乐瑞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1879年,戈鲲化先生带着妻子和六个子女,不远万里从上海来到波士顿,成为了哈佛的第一位中文教师。他从中国带来的经典书卷,是哈佛获得的第一批亚洲语言文献,也是哈佛燕京图书馆最早的馆藏。”在休宁状元博物馆将于下月开放的综合馆三楼展厅,一座栩栩如生的雕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个清代官员打扮的中年人,头戴花翎,身着官服,足蹬皂靴,手捧书卷站在讲台上,清癯的脸上有着一双睿智的眼睛。
“这个雕像就是白乐瑞在演讲中提到的戈鲲化,他是休宁人。”前不久调任县档案馆主持工作的原休宁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黄永强介绍,休宁自古名人辈出,比如创立“吴富体”的唐代文学家吴少微、向朱元璋献策“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朱升、“万安罗盘”的创设者吴鲁衡、清华大学奠基人周诒春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休宁县从宋嘉定十年到清光绪六年就出了17个文状元、2个武状元。
黄永强说,在中国科举史上,有案可稽的状元仅600多位。按古时区域,约3个市县才能“摊”到1个状元,按休宁县当时不足18万人的人口计算,平均不到1万人就出了1个状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状元县”。2014年,休宁县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状元文化之乡”。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山区县能出这么多状元?黄永强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休宁地处古徽州的地理中心,也是当时的交通枢纽,古徽州通往山外的黄金水道就是从休宁开始的。二是休宁自古文风昌盛,“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书院、私塾星罗棋布,许多家族的族规明确要求扶持族内贫穷家庭的读书人,特别是受程朱理学影响,无论家境贫穷富贵,都崇尚格物致知做学问的读书人。三是休宁山多地少,生存艰难,读书做官是当时“出人头地”的唯一选择,加上明清时期徽州商帮的崛起,以雄厚实力反哺家乡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文风昌盛。
在休宁状元博物馆,许多来自当地民间的藏品,大到乾隆皇帝恩赐休宁瓯山状元金德瑛绢本“福”字中堂,小到诸如状元锁、状元提篮、状元铜镜、状元蚊帐钩子等充满生活气息的物件,无不佐证了休宁厚重的状元文化氛围。其中,有一块别致的明代铜刻人物诗牌寓意深长,该诗牌正面为图:一学子从粗可合抱的桂花树上摘得桂枝,象征着十年寒窗,蟾宫折桂;反面有诗:“手板月桂,足步青云,十年窗人,一举成名”。正反两面图文并茂、相映成趣,昭显了当时人们从小立志苦读、金榜题名的人生理想。
“皇家秘档”走进小山城
一座保存元代风貌、两层重檐式徽派建筑的钟鼓楼耸立在休宁县城中央,朱红大门的上方悬挂着著名建筑学家、文物学家罗哲文题写的匾额:“中国状元博物馆”。
这座钟鼓楼是过去休宁县衙前的谯楼,也是休宁状元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钟鼓楼前是占地7100多平方米的状元文化广场,北面的围墙上依次镶嵌着16个以千年科举为主题的石雕花窗,广场中央8根高大的“海阳八景”石雕景观柱呈一字形两侧分列,与南面四柱八面的徽派仿明式状元坊构成一个硕大的“品”字,暗喻“人品、官品、文品,品德为上”。广场东面,是一座低矮的小山,如今辟为状元文化公园。拾级而上,公园内原址复建的海阳书院古色古香,新建的状元阁重檐翘角,其中内置的状元大钟上雕刻着我国历代状元名录,更显文气十足。
穿过钟鼓楼的拱圆形门洞,迎面是在古县衙原址上依原貌仿建的,由平政堂、川堂、退思轩三部分组成的“工”字殿建筑群,其中“平政堂”面积约400平方米,现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休宁状元博物馆合办的“皇家秘档与休宁状元”展厅。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专门保存明清两代皇室档案的国家级档案馆,该馆与县级博物馆合办展览是第一次。”曾全程参与具体办展的黄永强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档案1000多万件,其中涉及休宁县的档案近万件,直接涉及休宁状元的档案上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