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期刊导读

陈瘦竹早期著译研究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1

陈瘦竹在文学创作上出道甚早。1925 年,16 岁的陈瘦竹在上海《生活》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穷人说平等》[1],自此一发而不可收,以描写江南水乡农人生活的小说享誉文坛,是载入既定文学史册的乡土文学作家。但陈瘦竹对于现代文学的贡献远不止于此。1938年,以独幕剧《忆的幻灭》的发表为节点,29岁的陈瘦竹已将短篇、中篇小说、文学评论、独幕剧、文学评论翻译、小说翻译、戏剧翻译等著译体裁悉数实践了一遍,成为民国文坛上工于多体裁的作家,并在多元化的体裁中表达了丰富的内涵。

陈瘦竹的一生的创作、翻译和学术研究可以1940 年为界分为早期和中后期。这一年,陈瘦竹“到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开始了关于戏剧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逐步聚焦于学术,是为人生旅程之标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3],总的说来,陈瘦竹的早期著译以“博”为主,尝试多种艺术形式,反映晚清民国复杂变幻的社会及人生,体现了丰富性;中后期则由“博”返“约”,专攻戏剧理论与批评,为中国戏剧理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一、融通中西之学,拓展国际化视野

陈瘦竹幼年发蒙得益于晚清民国兴建的正规小学基础教育。少年时期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学习经历,又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天地的窗户。在新文化运动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陈瘦竹开始了文学创作,撰写了大量作品。考入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以后,陈瘦竹拓展了对于西方文化的认知,面前又展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他继续文学创作,又利用专业特长翻译、介绍外国小说、文学评论、戏剧等等,不仅丰富了个人著译的内容和体裁,而且开拓了国际化视野。大学毕业后,国立编译馆的工作使其英译能力得到进一步历练,各种文体译作迭出。20 世纪30 年代抗战环境又使陈瘦竹在国际化视野中对于民族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陈瘦竹原名陈定节,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生于无锡港下镇南陈巷的一户乡村小知识分子家庭。江苏无锡等苏南地区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有着优良的尊师重教的传统。陈定节虽生长在农村,但其家庭与一般农人家庭有所不同。父亲识文断字,晴耕雨读,农忙务农,农闲则教私塾,在当地颇受敬重。民国初年,江南乡镇基础教育得到发展,新式学校逐步建立,为陈定节这样的乡村儿童提供了接受现代基础教育机会。到了入学年纪,父亲虽然不在了,但在镇上当小学教员的舅父,竭力主张他和兄长陈望绅二人上学读书,于是两兄弟先是进了港下镇的国民小学,后又入顾山镇的锦带高等小学。锦带高小的名称颇有来历,陈瘦竹在其《自传》中写道:“传说昭明太子曾到过顾山,临别时以锦带相赠,小学因此得名。”[1]75梁武帝长子萧统谥号昭明,编纂了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后人称为《昭明文选》,很多梁代以前的文学作品赖此得以保存。锦带故事只是传说,但“锦带”的寓意,文雅又深远,蕴含中华文化斯文正脉代代相传之美意。

望绅、定节两兄弟分别于1922 年和1924年考入无锡的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当时是江苏最好师范的学校[4]。陈定节兄弟在三师受到了较为完整的现代中等教育,眼界逐步打开。国学大师、著名史家的钱穆正巧在陈定节就读期间任教于该校,担任陈瘦竹的国文老师。钱穆所授的国学教育,要求学生“第一年读《论语》、第二年《孟子》、第三年《史记》;后期第一年《左传》、第二年《诗经》、第三年“诸子”规定老、墨、庄、荀、韩、吕、淮南、小戴礼、论衡九部,由学生选其一部或两部”[5]。这样的强化教学一方面使少年陈定节打下了扎实的国学根基;但另一方面,大量的古文学习不免枯燥,无法满足青年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求知欲,且压抑了他们的创造力。陈瘦竹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求学时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后不久,虽然无缘参加其间,但通过报章杂志等也受到莫大影响。当时陈定节感兴趣的不是古文,而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新文学。利用课余时间,他读遍了图书馆的新文学刊物,阅读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太阳社的作品,同时也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创作,曾用定节两字的部首“宀竹”为笔名[6]。

1929 年毕业前夕,陈定节因在课堂上顶撞训导主任而被迫退学。因无毕业文凭无法投靠大学,无奈之下借用其兄陈望绅的同学陈泰来的文凭参加考试,考入了武汉大学外文系,也曾用过这个名字发表过作品。后因兄长陈望绅曾用笔名陈瘦石,1931 年始,陈定节就随之改名陈瘦竹,此后一直使用这个名字,也用过若苇和石佛做笔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