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综合新闻

为何外国文化中没有书法艺术,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31
书法并不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全球的艺术表现形式,事实上,它只存在于中国和一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在欧美等地都是没有这种传统的,他们虽然也讲究写字漂亮,但是并没有将书法当成一种艺术形式。

事实上,如今的国际市场上,书法的热度虽然很高,但是它们的买家也往往都是中国人,曾巩、苏轼、宋徽宗,这些人的书法作品个个价值不菲,但是基本上也都是中国人在买卖。有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除了中国文化的地区,其它地区都不讲究书法艺术呢?书法不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图的画,无行的舞,无声的乐”吗?

如果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说说汉字的独特性,汉字是一种有着4000年以上历史的文字,从最早的甲骨文到如今的标准简体汉字,它中间是没有断过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无论甲骨文还是汉字都是一种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表意文字,而不是表音文字,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被当成符号和概念来使用的。简单举个例子,汉字就好比阿拉伯数字中的“1”,虽然在中国它被叫做“yi”,在英语中它被发音为“one”,但是它都是可以在全世界通用的。

也就是说,中国虽然幅员辽阔,国内有1000种以上的方言,大家都有自己的方言,但是只要一写起汉字来,大家总是可以无障碍沟通交流的。而英语这种表音文字就不行了,念法的不同会导致写法的不同,反之也是如此。 表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比如英语就是26个字母,虽然组合起来形成的单词也有很多,但是它们都是由这26个简单的英文字母组成的,这26个字母再怎么写,也不会写出花来。而中文这种象形文字就不一样了。古老的象形文字并不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古埃及文字,东巴象形文等,但是它们都消亡了。

汉字的这种象形文字的特征让它具备了既可以表意,也可以表形的特征,所以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河图洛书”,出现了书画同源的理论,文字不仅被用来阐述某些事物,表达某种情绪,甚至它本身就是具备情绪的,比如颜真卿先生的那篇《祭侄文稿》,不仅内容写的情深意切,书法本身用笔也是情如潮涌,气势磅礴,一气呵成,和文章的悲痛之情相辅相成。